乡村研究数据库 >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研究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研究
报告字数:16089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工业文明、城市文明在给人类创造巨大财富和技术进步的同时也给人类造成了规模空前的灾难。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如何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提供了方向和理论指导。能否把生态文明真正融入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全过程中,不仅关系城镇化能否可持续发展,更关系我们国家能否实现稳定、健康和持续的发展。本专题着重研究了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全过程的理论依据、国外经验、表现形式和具体路径。
文章目录
- 一 生态文明推动城镇化可持续的观念和方法论
- (一)“天人合一”的朴素生态观是城镇化可持续的传统思想基础
- (二)“阴阳消长”的循环观为城镇化循环发展提供思想萌芽
- (三)“人的全面发展”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 (四)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 (五)深层生态学理论为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提供了一种生态世界观
- 二 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可持续问题
- (一)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力不可持续
- (二)不可持续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
- (三)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减弱了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四)忽视生态文明的城镇化危及公共安全和社会和谐
- 三 国外城镇化持续发展的实践与经验
- (一)运用公共干预政策推动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 (二)以生态系统观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
- (三)逐步形成生态绿色的城镇产业结构
- 四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 (一)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内涵
- (二)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表现形式
- 五 生态文明融入城镇化过程的路径
- (一)以主体功能区战略为指导,制定科学系统的城镇规划体系
-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促进城镇生产方式转型
- (三)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
- (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要求,积极培育城镇生态文化
- (五)以生态补偿机制为手段,促进区域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 (六)以建设生态文明的城镇化为目标,发挥财政金融手段的引导作用
- (七)以科学的考评机制为载体,落实城镇化的生态文明“绿色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