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

作者:马戎

马戎##谢立中

所属图书:从马林诺斯基到费孝通:另类的...

图书作者:谢立中

出版时间:2010年10月

报告字数:18930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作者重读《乡土中国》后对“差序格局”概念的理解。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是以西方现代社会为参照系的,他将西方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归纳为“团体格局”,而将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容为“差序格局”,从而把中国传统社会与西方社会在基本结构及各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与基督教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则是在儒家的道德体系中衍生而来的。本文还指出,上世纪起中国社会已经有部分地区、人员逐渐接受了部分 “团体格局” 的观念,所以当今中国社会中可以观察到两种观念的相互混杂。
文章目录
  • 1.西方现代社会中的“团体格局”
  • 2.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差序格局”
  • 3.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国”
  • 4.“差序格局”源自中国传统道德体系
  • 5.西方现代社会中“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 6.西方现代社会“团体格局”的文化宗教基础
  • 7.“差序格局”的基础是“自我主义”
  • 8.个人与团体
  • 9.“公社社会”和“社团社会”
  • 10.个人的利益与国家的兴亡
  • 11.“差序格局”与法律
  • 12.腐败行为的“利益单元”
  • 13.单位运行中的“差序格局”
  • 14.谁真正关心“国家”
  • 15.“差序格局”与“多元一体”
  • 16.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