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计划生育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

作者:樊明

所属图书: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

图书作者:樊明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报告字数:28471字 报告页数:41页
摘要: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对人们的生育行为施加影响从而控制人口增长。所采用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对超生行为加以惩罚。本章首先研究超生惩罚对超生行为的影响,主要检验超生惩罚是否有效地遏制了人们的超生行为。我国对少数民族居民实行了比汉族居民更为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通过对比汉族和少数民族居民在不同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生育行为来检验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强调“晚”、“稀”、“少”,对“少”已多有研究,但对“晚”、“稀”则研究不够,本章将有所讨论。计划生育政策要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必须要得到民众广泛的支持。我们将研究影响人们对计划生育政策看法的因素,从而可更深入地理解民众形成不同看法的原因,也可由此对未来公众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态度之演变进行有根据的推测。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超生惩罚对超生行为的影响
  •         1.超生惩罚(PUNISHIMPACT
  •         2.年龄(AGE
  •         3.民族
  •         4.中共党员(CPC
  •         5.教育(EDU
  •         6.公职人员(GOVSTAFF
  •         7.是否务农(FARMING
  •         8.收入
  •         9.对外信息了解程度(INFORMOUT
  •         10.男孩偏好(BOYPREF
  •         11.父母影响(PARENTIMPACT
  •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 第三节 城乡妇女晚育行为
  •         一 “晚、稀”政策回顾
  •         二 城乡妇女晚育行为
  • 第四节 城乡居民生育间隔
  •         1.宗教信仰
  •         2.中共党员(CPC
  •         3.受教育程度(EDU
  •         4.是否务农(FARMING
  •         5.收入
  •         6.生育子女数(KIDSNUM
  •         7.是否合法(LEGALBIRTH
  •         8.男孩偏好(BOYPREF
  •         9.父母影响(PARENTIMPACT
  • 第五节 计划生育政策的公众看法分析
  •         1.性别
  •         2.年龄(AGE
  •         3.民族
  •         4.中共党员(CPC
  •         5.受教育程度(EDU
  •         6.宗教信仰(ACHEIST
  •         7.公职人员(GOVSTAFF
  •         8.收入
  •         9.男孩偏好(BOYPREF
  •         10.受父母影响(PARENTIMPACT
  •         11.超生惩罚
  •         12.对外信息了解程度
  •         13.是否务农
  • 第六节 计划生育政策对微观生育行为影响的总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