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组织结构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组织结构

作者:陆学艺

所属图书:当代中国社会结构

图书作者:陆学艺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报告字数:63530字 报告页数:65页
摘要:本章考察的是中国近60年来的客观组织结构的演进以及在构建现代宏观组织结构体系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中,中国社会的客观组织结构本质上是“国家化”的结构体系,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组织实现总体性控制,亦即把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都纳入国家的政治和行政体系之内,承担着国家组织分配的多种任务和职能。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格局,逐步形成了市场经济组织和公民社会组织相对独立发展的制度和社会条件。现阶段,中国宏观组织架构的主要特点是: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市场经济组织、公民社会组织共同构成的三元结构格局初步形成,但其中社会组织处于最弱势地位,其发展受到种种制约。基于理论的思考的对现实状况的考察,本章提出一种“制衡的社团主义”理论模型,作为治理中国组织结构演变中存在的问题和克服社会组织发展面临的困境的理论原则,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有效参与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事业。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组织结构研究的目的与分析框架
  •         一 组织结构研究的目的与理论模式
  •         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组织结构的总体变迁
  •         三 组织结构分类与分析框架
  • 第二节 从总体性控制到职能转变:国家组织的现代转型
  •         一 总体性控制:改革开放前的国家组织结构
  •         二 分权与政府职能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组织结构变迁
  •         三 国家组织的合理结构和规模问题
  • 第三节 从单位化到市场化:中国经济组织的转型与发展
  •         一 单位化: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经济组织
  •         二 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时代的经济组织
  •         三 经济组织结构变迁的社会意义与限度
  • 第四节 从国家化到社会化:当代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艰难历程
  •         一 取缔、改造与收编:国家总体性控制下的社会组织
  •         二 再生: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社会组织
  •         三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意义、特征与困境
  • 第五节 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发展社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