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韩国农协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韩国农协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报告字数:15887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近年来,在探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时,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政府官员将目光投向成功解决了“三农”问题且与中国同属小农经济的近邻: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其中,韩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农村开展的“新村运动”尤为中国学者与政府官员所关注。然而,对于在治理韩国“三农”问题中同样做出重要贡献的韩国农协则很少有人问津。即便偶尔论及,也多从经济学角度阐述。本文则主要从社会学研究视角出发,力图在对韩国农协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韩国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韩国农协发展沿革
- (一)第一阶段:农协的建立
- (二)第二阶段:综合型组合的建立(1961~1968年)
- (三)第三阶段:组合的重构(1969~1974年)
- (四)第四阶段:组合业务扩展阶段(1975~1980年)
- (五)第五阶段:强化组合管理阶段(1981~1987年)
- (六)第六阶段:推行农协民主化与自治阶段(1988~1993年)
- (七)第七阶段:扩展与增长阶段(1994~1999年)
- (八)第八阶段:多功能发展阶段(2000年~)
- 二 韩国《农协法》简介
- 三 韩国农协的主要职能
- (一)流通与供应
- (二)教育与支持
- (三)信用与银行业务
- (四)充当代言人
- 四 韩国农协经验对中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