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参与式预算的模式:云南盐津案例
参与式预算的模式:云南盐津案例
报告字数:19014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参与式预算在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很多地区得以实验。从流程设置、治理绩效等方面对之的研究已经很多。本文从公民权力的视角来定义参与,通过对云南盐津“群众参与预算改革”的实践观察,从改革层次、预算层级、预算范畴、参与结构、民主流程、代表产生、预算决策、过程控制、公民直接参与、参与流程等方面,对公民权力进行了分析,并与巴西模式和国内其他做法相比较,分析了盐津模式中公民权力的实现程度。本文认为盐津模式在国内相关创新中,体现了比较大的公民权力空间,但相比巴西模式其实现程度仍然较低。文章最后对盐津参与式预算模式的改进提出了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理解参与式预算:公民权力的视角
- 二 参与式预算在中国的实践
- 三 参与式预算的盐津模式分析
- (一)谁的改革:更高层级的政府平台
- (二)哪级预算:乡镇-适宜但较小的规模
- (三)参与预算中的什么:“财力总余额”
- (四)参与的组织结构:两级、三方平台
- (五)参与的流程:代表间接民主
- (六)代表怎么产生:村权和公民权
- (七)预算如何投票及决策什么:竞争村务并乡镇公共事务
- (八)谁控制过程:中立主持人
- (九)公民做什么:确定议题优先性和选举代表
- (十)参与的时间:节点性参与
- 四 公民权力要素特征:从与巴西模式的比较中总结
- 五 如何增进公民权力:盐津模式的制度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