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空间集中化战略背景与研究前提
空间集中化战略背景与研究前提
报告字数:5471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经济体制转换对区域经济格局变动有重大影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配置由政府直接决策,虽然事实并非完全如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通过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调控市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主要由市场机制决定。以市场经济为中国经济体制转换的目标,是1992年在党的十四大上提出来的,然而在浙江,早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市场机制已经开始在浙江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渐发挥作用。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情况。在政府严格的计划控制下被压抑的各地经济发展活力,在向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在十几年来形成的国土开发基础与产业基础上,逐渐发挥出来。因此,与计划经济或传统经济时代不同的是,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除了政府宏观政策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区域发展活力。70年代末期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体制变动、区位条件以及人均耕地水平,是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动的3个主要解释变量。因此,尽管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很多同志做过大量研究,并已出了一些非常有见地的报告和文章,形成了系统的观点,但由于经济转轨时期各方面情况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新做法、新事物和新趋势层出不穷,因此仍有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的必要。当然,这对于笔者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中国区域布局理论的重大变化
- 一、计划经济时期的区域发展理论具有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
- 二、中国区域发展理论的重大变化
- 第二节 区域发展政策和思路的变动
- 一、以杭州为重心的区域布局政策
- 二、区域集中化发展的思路逐渐明晰
- 第三节 研究基点与方法
- 一、充分发挥区域发展活力
- 二、正确处理发展水平较低地区的发展问题
- 三、积极做好环境整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