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过度打工——农民工外出与回流现状结构分析
过度打工——农民工外出与回流现状结构分析

作者:刘成斌

所属图书:农民工的终结

图书作者:刘成斌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报告字数:17970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农民外出打工在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现象,相反,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如果不转移、不外出打工,会被农民自己或周围的熟人看成传统、守旧或者“没出息”的人。虽然2008年等年份出现过因为经济危机而导致的部分农民工回流,但总体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仍然是主流。农村劳动力转移多少,怎么样外出打工才算是合理的?农民,尤其是青壮年人口的外出打工有没有合理的水平或限度?这是我们目前在探讨城市化、现代化、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着力较少甚至忽视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操作化”的概念来界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理想类型,违反相关操作标准的即为过度打工。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农民流出与回流的现状
  •         1.村庄中现有劳动力外出比例
  •         2.最早外出和普遍外出打工的时间
  •         3.回流规模概况
  • 第二节 提前外出:农民工外出年龄的过度低龄化
  •         1.年龄提前意义上的过度打工——辍学打工的调查与推断
  •         2.过早打工的认知
  •         3.过早打工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当回不回:有义务教育阶段子女的外出农民工
  • 第四节 过度打工的理论思考
  •         1.国外关于农民行动特征和文化属性的讨论
  •         2.国内关于农民工理性化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