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回流与农业生产
摘要:被动回流型农民工主要是恢复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即以耕种自家的承包责任田为主,也有少部分回流农民工转包邻里或亲戚的土地,但大都在一二十亩左右,基本不会形成规模农业。所以,被动回流型农民工基本以维持温饱为主。主动回流型农民工有发展规模农业种植的,规模一般都会在数百亩甚至数千亩,而且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扩张阶段,也有一部分主动回流的农民工从事规模养殖、非农行业。规模养殖行业的主要问题是风险大,一方面是市场销售方面的风险,价格不稳定容易导致成本逐步攀升的情况下没有赢利甚至亏本;另一方面是疾病等防疫方面的困扰。非农行业在回流农民工当中主要是从事个体制造业或销售业,而且这一部分农民工都在外出打工时有定向的学习与积累。本章对这种定向打工的经历进行了梳理与讨论。有学者通过样本调查发现,农民工回流比例占外出劳动力的17%,其中回流后的就业去向是:继续从事农业的占48.5%,从事工业的占18.0%,从事建筑业的占10.8%,从事商业服务业的占9.0%,从事运输的占6.1%,从事农产品加工的占1.0%,其他类合计6.5%(王西玉等,2003)。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回流类型与经济要素概况
- 第二节 回流与小农经济
- 1.旱田的小农经济
- 2.水田的小农经营
- 3.经济作物与小康农民
- 第三节 主动回流发展型农民工与规模农业种植
- (一)土地流转的形式
- (二)土地流转的市场化需求
- (三)规模农业与土地流转的趋势
- (四)流转合作社与种植大户的组织化管理开始显现苗头
- (五)流转形式与平台升级,形成以村民小组为产权基础的流转机制
- (六)延长土地流转期限,让规模农业主体承担土地综合治理开发的基础设施投资
- (七)农民土地入股流转应该成为成建制流转、长期流转的配套政策
- (八)粮食安全与流转效益相结合,必须加大储存粮食的规模投入
- (九)农业补贴政策应充当、强化“指挥棒”角色
- (十)农村耕地抛荒情况
- 第四节 定向打工——青年农民工非农化创业的可能与方向
- (一)定向打工的概念及其学理
- (二)定向打工的个案概况
- (三)定向打工的过程与内容
- (四)理论总结与讨论
- (五)农民工创业与小额贷款问题
- (六)青年农民工创业的心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