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就地还是异地:农民工购房城镇化的选择
就地还是异地:农民工购房城镇化的选择

作者:刘成斌

所属图书:农民工的终结

图书作者:刘成斌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报告字数:10630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农民工最终要终结流动或漂浮状态,最主要的不是户籍问题,而是住房问题。因为户籍改革主要是一个政策问题,如果国家考虑到政策的配套落实,最多是农民工转换成城市居民身份后会享受到城镇居民的医保、低保等福利待遇,虽然会比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待遇等有所改善,但住房作为安身立命之所,是农民工城镇化稳定的重要保障。而且有研究表明,居住在单位集体宿舍或租房寄居是农民工犯罪的重要原因,给社会稳定秩序造成不良影响,但购房后安居可以给农民工增加安全感、归属感,所以说购房比户籍身份的转换更重要(叶鹏飞,2011)。虽然购房城镇化比户籍制度改革更重要,但中国农民工实现购房城镇化的比例还是相当低的。有学者根据调查估算上海的外来人口(包括农民工与城城之间流动人口)有10%~15%的比例会稳定地留在上海,而农民工转移到城镇更多的只是职业转移,居住只能是租房暂居或跟随建筑工地的工棚流动居住。因此,从居住角度来看,农民工难以实现完整意义上的城镇化(蔡昉,2001;任远、姚慧,2007)。本研究拟从住房的角度探讨农民工城镇化的趋势。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数据、理论假设与统计技术
  • 第二节 购房城镇化意愿分布
  • 第三节 异地城镇化模型
  •         1.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         2.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         3.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         4.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异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 第四节 就地城镇化模型
  •         1.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         2.在流入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         3.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拉力作用的变量
  •         4.在流出地变量中,对就地城镇化起推力或阻碍作用的变量
  • 第五节 两种购房城镇化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