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的成因分析
农民工城市住房困境的成因分析
报告字数:16865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本文从供求和制度等层面研究进城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生成机理。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民工城市住房问题的成因,重点是考察农民工城市住房“供给和需求”两个因素的作用及供求之间的均衡。从制度的层面分析该问题的成因,则主要考察住房保障制度、政府角色定位和相关制度变革对农民工城市住房的影响。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农民工城市住房的支付能力和有效需求不足
- 一 农民工缺乏租购城市住房的支付能力
- 二 以农村为最终归宿的特征使农民工对城市住房的需求层次较低
- 三 高度的流动性使农民工对城市住房的需求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
- 第二节 户籍制度及依附于其上的城乡二元保障壁垒
- 第三节 住房体制改革的过度市场化
- 一 “房地产经济”和不堪重负的高房价
- 二 住房市场扭曲及地方政府角色的错位
- 第四节 农民工住房保障缺失
- 一 政府住房保障的整体性缺位
- 二 农民工住房保障的缺失
- 第五节 城乡土地制度的挤压
- 一 农村土地无法为农民工在城置业提供功能性支撑
- 二 高度行政垄断的城市土地供应制度限制了农民工对城市住房的可及性
- 三 “土地财政”显著降低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可支付能力
- 第六节 城市住房供应结构失衡
- 一 城市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
- 二 租房市场发育迟滞,管理缺位
- 三 农民工城市住房供求的均衡:低品质和非饱和的市场出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