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性别视角下网络“虚假意识”问题研究
社会性别视角下网络“虚假意识”问题研究

作者:南储鑫

所属图书:新发展理念下的妇女发展与性别...

图书作者:刘亚玫 杜洁 宓瑞新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报告字数:5596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网络低门槛、去中心化的特征使得更多女性参与其中,有关“互联网思维是女性思维”“互联网时代是女性时代”的呼声异常强烈。然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网络并非性别中立的,而是存在延续传统性别观念的“虚假意识”问题,并且呈现有别于现实社会的一些特征。为此,笔者建议进一步完善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增强公共政策的性别视角,加强网络监督,弱化直至消除网络中性别“虚假意识”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性别以及“虚假意识”概念界定
  •         (一)社会性别
  •         (二)“虚假意识”
  •         (三)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虚假意识”
  • 二 社会性别视角下网络“虚假意识”呈现有别于传统社会的新特征
  •         (一)女性议题在网络议程设置的多元关联因素中的影响力有限,性别“虚假意识”难以被发现
  •         (二)女性在网络中被消费、被物化的状态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性别“虚假意识”在网民的无意识中延续
  •         (三)网络讨论搭建了“好女人”标准,持续强化性别“虚假意识”
  • 三 解决网络中性别“虚假意识”问题的建议
  •         (一)完善性别平等的国家机制,增强公共政策的性别视角
  •         (二)要大力倡导性别平等观念,增强对性别“虚假意识”的反思
  •         (三)要加强网络监督,消除性别“虚假意识”的生存土壤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