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嘉定协商式社区治理经验——进行中的嘉定区社区营造
嘉定协商式社区治理经验——进行中的嘉定区社区营造
报告字数:15926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嘉定区在上海西北部,20世纪50年代末,嘉定被命名为“上海科学卫星城”。从2000年起,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嘉定区人口迅速增长,社会管理任务加重。2000年,区委、区政府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嘉定区地区管理办公室,由其主抓全区的社区建设和管理工作,这在全国的社会建设工作来看,也是比较超前。多年来的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使嘉定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7年,因社区居民的需求,基层街道开始试点“睦邻点”建设,旨在让陌生的邻居熟悉起来、让疏远的邻居亲近起来、让静寂的楼道热闹起来、让困难的邻居幸福起来,经过两年的试点探索,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取得了一定可借鉴、可复制的实效。2009年开始,嘉定区通过召开全区推广大会,在全区引导开展了睦邻点建设。在睦邻点逐步成熟的情况下,2013年起,将其升级为睦邻节活动,通过睦邻节把全区全年的睦邻活动联结起来,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睦邻节至今已举办五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全区群众和社区工作者中都有良好的反响。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建设,探索协商式社区治理的新模式,嘉定区选择了三个社区开展社区试验,以期获得更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三个社区便是希望社区、福蕴社区、信义嘉庭小区。
文章目录
- 一 案例背景——嘉定区社区自组织发展情况
- (一)希望社区自组织
- (二)福蕴社区自组织
- (三)信义嘉庭小区的前置社区营造
- 二 干预过程——嘉定区协商式社区治理实务工作进展
- (一)社区资源与需求调查
- (二)培育自组织睦邻点——引导社区自组织的发展
- (三)睦邻节——社区自组织观摩与学习
- (四)社区营造培训
- (五)政社协商
- 三 理论依据
- (一)干预动机
- (二)实施理论——自组织的过程
- 四 社区营造启示
- (一)社区营造型社会组织进驻
- (二)三方的社造培训
- (三)公益微创投
- (四)培育自组织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