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地权与村治模式
地权与村治模式
报告字数:10891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在威权体制的宏观背景下,村民自治这种村庄治理方式能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发展、完善,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功不可没。土地承包制实施以来,虽然大部分农地产权被界定为农户所有,但承包地的调整,宅基地的分配和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权利依然掌握在村集体手中。现阶段,农民比城市居民表现了更高的政治参与热情和对民主权利的珍视,也恰恰是因为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把农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直截了当地联系在了一起。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土地留用地政策
- (一)原因分析
- (二)留用比例
- (三)留用地主体
- (四)所有权性质
- 三 非农地的经营与集体经济组织的重建
- (一)政府的角色
- (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和组织因应
- (三)土地产权的集体化——上收与并社和村组征地
- (四)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
10969461 与村治结构的重构 - 四 南海村级组织的特色
- 五 总结:土地制度与农村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