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保障制度创新的社会经济效应
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保障制度创新的社会经济效应
报告字数:21699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是一项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层面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保障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新制度新政策的实施,既可能产生提高进城就业农民工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为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增强城镇经济竞争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和优化人口素质等社会经济正效应,也可能产生城市就业压力和政府财政压力增大、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受到冲击以及城镇社会稳定受到扰动等社会经济负效应。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实施保障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新制度新政策过程中,既要充分利用这些新制度新政策产生的社会经济正效应,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也要尽可能弱化这些新制度新政策产生的社会经济负效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的阻碍作用;要根据城市就业承受能力和政府财政能力,在稳步提高原有城镇居民就业和生活水平、不牺牲原有城镇居民既得利益的条件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问题。
文章目录
- 7.1 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保障制度创新的社会经济正效应
- 7.1.1 进城就业农民工收入和生活水平提高效应
- 7.1.2 农村社会经济转型和快速发展推动效应
- 7.1.3 城镇社会经济发展新活力注入和经济竞争力提升效应
- 7.1.4 城镇化进程推动效应
- 7.1.5 城乡统筹发展促进效应
- 7.1.6 人口素质提高和优化效应
- 7.2 农民工进城就业安居保障制度创新的社会经济负效应
- 7.2.1 城市就业压力增大和挤压效应
- 7.2.2 政府财政压力增大效应
- 7.2.3 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冲击效应
- 7.2.4 城镇社会稳定扰动效应
- 7.3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