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0~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
2010~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
报告字数:11486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粮食生产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事关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安全。遥感技术是在全球范围实现宏观、动态、快速、实时、准确的生态环境动态监测不可或缺的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大宗粮油作物长势监测与产量估测。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于1998年建立了全球农情遥感速报系统(CropWatch)。该系统以遥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以遥感农情指标监测技术为核心,仅结合有限的地面观测数据,构建了不同时空尺度的农情遥感监测多层次技术体系,利用多种原创方法及监测指标及时客观地评价粮油作物的生长环境和大宗粮油作物的生产形势,已经成为地球观测组织/全球农业监测计划(GeoGLAM)的主要组成部分。CropWatch以全球验证为精度保障,实现了独立的全球大范围作物生产形势监测与分析,与欧盟的MARS和美国农业部的Crop Explorer系统并称为全球三大农情遥感监测系统,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市场信息系统(AMIS)提供粮油生产信息。中国粮食生产形势遥感监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基于CropWatch对2015年度农业气象条件、农业主产区粮油作物种植与胁迫状况以及粮食生产形势进行监测和分析,独立客观地反映了2015年中国的粮食生产状况。
文章目录
- 1.农业环境指标获取
- 2.复种指数(CI)提取
- 3.耕地种植比例(CALF)计算
- 4.植被状况分析
- 5.植被健康指数(VHI)
- 6.时间序列聚类分析
- 7.基于NDVI的作物生长过程监测
- 8.作物种植结构采集
- 9.作物种植面积估算
- 10.作物总产量估算
- 11.数据验证
- 4.1 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
- 4.1.1 中国夏粮作物长势
- 4.1.2 中国秋粮作物长势
- 4.1.3 中国大宗粮油作物产量
- 4.2 2010~2015年中国粮食生产形势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