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人口变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四川人口变化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报告字数:13682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本研究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相关文件精神为指引,着重考察“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现状及变化情况,充分利用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开展大量横向和纵向比较,对四川城镇化基本情况、人口城镇化和户籍城镇化情况、城镇常住人口的农村土地承包权情况、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空间布局以及人口居住情况等进行客观分析,得出六个方面的基本判断,提出具有现实操作意义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四川城镇基本概况
- 1.城镇人口快速增加
- 2.城市发展呈现两极化态势
- 3.城市人口密度偏低且增长趋缓
- 4.镇成为人口吸纳的重要载体
- 二 “人户分离”情况
- 1.“人户分离”总量和占比扩大
- 2.“人户分离”呈现出显著区域性特征
- 3.人口流动是“人户分离”变化的主要原因
- 三 城镇常住人口农村土地承包情况
- 1.七成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城镇常住人口居住在镇
- 2.35%有农村土地承包权的城镇常住人口为一年内由农村进入城镇
- 3.镇是常住外省农民回川的重要载体
- 四 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
- 1.四川人口老龄化提速
- 2.城区老龄化水平相对较低
- 3.劳动力向中心城区流动趋缓
- 五 城镇人口性别比水平
- 1.全省城镇人口性别比偏低
- 2.常住城镇人口性别比大幅低于户籍性别比
- 3.丘陵地区城镇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 六 城镇人口空间分布情况
- 1.98%的城镇人口集中在川东和川南
- 2.成都平原城市群占全省常住人口四成以上
- 3.城镇常住人口密度趋于分散
- 七 城镇居民住房情况
- 1.租赁住房需求显著提升
- 2.住房质量相对较差
- 八 基本结论和对策建议
- 1.部分地区人口过密导致“城市病”,应在扩大城市规模的同时增加城市数量
- 2.小城镇已经成为城镇人口重要载体,应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 3.部分人口密度过低型城市存在巨大节地潜力,应大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4.“人户分离”存在负面影响,应加快居住证制度建设
- 5.丘陵地区性别比严重失衡,应加大第二产业投资力度
- 6.城镇居民住房呈现四大特征,应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更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