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化礼堂对中国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的建构作用
文化礼堂对中国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的建构作用

作者:吴晶 周膺

吴晶 周膺##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所属图书:杭州学刊 2017年第1期

图书作者: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出版时间:2017年03月

报告字数:13150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由于人口集聚、生态破坏严重,中国的城市化或城镇化面临危机。未来有效疏导人口的农村新型规模社区将成为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目前,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的建设尚缺乏有效的资源和工具。除缺乏社会保障外主要是文化资源匮乏。而文化不仅是一种配置性资源,而且是十分强大的建构工具。中国的城市化经历了文化性建构和经济性建构的历史,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的建设应当回归文化性建构。文化礼堂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居重要地位,将发挥特殊的地域建构作用。文化礼堂或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的文化内核是公民文化和生态文化。一旦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公共治理或公共论坛机制得以形成,第三种规模人口聚居区将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常态。
文章目录
  • 一 文化对人口集聚的历史作用及其在当代的强化
  • 二 文化礼堂的前现代与现代两重性及后现代化
  • 三 文化礼堂的内在化生态文化和公民文化建设与治理功能发挥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