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
报告字数:26354字
报告页数:46页
摘要:“大生活”概念体现为“三个超越”,即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超越,对“日常生活”和对“此时此刻”的超越。它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基石性概念地位,在实践层面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提供学理支持,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范式创新意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生活:一个亟待确立科学范畴地位的基石性概念
- 一 西方社会理论没完成对“生活”概念的诠释
- 二 对“生活”概念的诠释要融汇综合学术资源
- 第二节 把握生活概念的三个维度
- 一 理解生活概念的第一个维度是“生命”
- 二 理解生活概念的第二个维度是活动(或行动)
- 三 理解生活概念的第三个维度是“社会性”
- 第三节 不能把生活概念等同于“日常生活”概念
- 一 “日常生活”是有局限性的概念
- 二 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生活概念体现为“道”与“日用”的统一
- 三 生活概念的整体性内涵
- 第四节 日常生活、日常性及其生活的特性
- 第五节 生活:构建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和理论体系的基石性概念
- 一 为研究我国如何走出一条不同于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存在形式的全新发展道路提供基石性概念
- 二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学理支持
- 三 为探寻我国社会发展的深层动力提供理论能量
- 四 为社会科学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创新提供概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