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报告
四川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报告

作者:黄维敏

所属图书: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7)

图书作者:向宝云 张立伟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报告字数:9430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文学产业领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近年被广泛运用到产业实践中,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和研究。当前,互联网与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文化产业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报告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四川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现状、政策导向以及运行模式等进行了梳理,并对四个省级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和四川青年艺术家人才的培养进行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为四川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提出对策。
文章目录
  • 一 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特殊性
  •         1.必须把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         2.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         3.文化产业是特别倚重“科技”“人才”的产业
  • 二 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变革
  •         1.技术生产层面的协同创新
  •         2.人才培养层面的协同创新
  •         3.体制机制层面的协同创新
  • 三 四川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
  •         1.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与联盟
  •         2.“产学研”协同培养文化产业各类人才
  •         3.培育文化消费群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         4.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
  • 四 四川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模式
  •         1.以平台建设为中心展开工作
  •         2.以人才培养推动中心的持续发展
  •         3.以机制创新激发中心的内在潜能
  •         4.以项目为抓手引导中心的发展方向
  • 五 四川青年艺术家人才的“产学研”协同培养模式
  •         1.青年艺术家人才培养对象和目标方向
  •         2.青年艺术家人才选才途径与扶持方式
  •         3.“产学研”协同培养为青年人才提供展示平台
  • 六 四川省文化产业“产学研”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创新主体条块分割,创新动力明显不足
  •         2.协同创新的制度尚未进入产业支撑层面
  •         3.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缺乏明确目标和定位
  •         4.“产学研”协同创新数据资源整合和平台建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