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医疗改革的微观基础: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与经验
医疗改革的微观基础:分级诊疗制度的发展与经验

作者:范一凡 徐梦竹 姜达 夏志伟

范一凡 徐梦竹 姜达 夏志伟##王名 陈健秋

所属图书:社会建设研究(第五辑)

图书作者:王名 陈健秋

出版时间:2017年02月

报告字数:10556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逐渐深入的医疗改革事业的微观基础和基本保障。一方面,它是缓解综合大医院看病压力的有效疏导措施;另一方面,也是建构层级清晰、责任明确的现代医疗体系的重要机制。本文综合考察梳理国内外主流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基本制度,重点研究了国内三个医改试点。选择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厦门“社区-医院一体化”和上海市家庭医生首诊制等三个国内重要医改试点模式,具体分析我国分级诊疗的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模式,认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方向,统一人才培养、设备和设施配置,全面提高医疗质量,以具有导向性、连续性、稳定性的政策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公平性和效率,建立完善居民健康信息档案,为双向转诊提供信息共享和协作的条件。
文章目录
  • 一 分级诊疗制度的政策背景和意义
  • 二 分级诊疗模式的国外经验
  • 三 分级诊疗制度的国内试点的基本模式
  •         (一)神木“全民免费医疗”模式
  •         (二)厦门智慧健康的“社区-医院一体化”模式
  •         (三)上海家庭医生首诊制
  • 四 国内试点的模式比较与发展瓶颈
  •         (一)国内试点模式比较
  •         (二)分级诊疗制度实践中的难题
  • 五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