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研究
“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研究
报告字数:26199字
报告页数:31页
摘要:“适应性”成长模式对农村小型金融组织提出了新型要求。①“适应性”成长模式要求注重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的自组织经济主体,实现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领域的突围,真正打破体制内资本对农村金融的垄断,克服原有体制内农村金融组织的弊端,建设“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②“适应性”成长模式下的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合理的目标定位,共同为我国发展普惠金融服务,真正实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初衷。③农村小型金融组织要实现“资金”与“机制”的有效结合,不仅要有充足的服务“三农”的资金保障,还要有合理有效的机制,将这些资金低成本顺畅地“送”到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手中,才能真正实现普惠金融建设的目标。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与民间资本突围
- 一 “适应性”成长与民间资本突围的理论概括
- 二 基于政府效用的我国金融改革框架下的民间资本突围
- 三 放宽民间资本准入,增强农村金融改革“适应性”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适应性”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的目标重构
- 一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重构的现实依据:基于对当前改革的思考
- 二 “适应性”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定位的基本思路
- 三 实现农村小型金融组织目标的条件保障
- 第三节 农村小型金融组织“适应性”成长中的“资金”与“机制”——以小额信贷组织为例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小额信贷发展中的“资金”与“机制”逻辑分析
- 三 我国小额信贷的客户定位和改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