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模式试验示范研究(2015年)
北京市“社社对接”安全农产品直供模式试验示范研究(2015年)
报告字数:8168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2015年,项目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京合农品”直供服务平台的第三方公益服务定位,强化该平台服务产消两端的综合功能,优化“社社对接”流通模式,不断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农业全产业链管理的技术路径与商业模式。包括:第一,不断提高消费合作联盟内部组织的紧密度,同时提高消费合作联盟与各家生产合作社、农业企业的信任度和黏合度,在继续拓展消费合作社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消费合作社联盟的组织建设;第二,以新消费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众包式农产品营销服务比重,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供应商主动参与供应链建设的积极性;第三,启动“京合农品”平台准入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研究,拟通过建立覆盖“社社对接”全供应链的标准综合体,解决前端产品供应的质量与数量问题,以及服务后端的销售问题;第四,利用农场云等物联网信息技术,加强对远程直供合作基地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管控。
文章目录
- 一 2012~2014年项目的简要回顾
- (一)第一阶段(2012年):开展理论研究,推动实践探索
- (二)第二阶段(2013年):扩大试点数量,建设服务平台
- (三)第三阶段(2014年):完善服务保障,构建流通模式
- 二 2015年项目基本思路和主要工作
- (一)基本思路
- (二)主要工作
- 三 2015年项目的主要成效
- (一)消费合作联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新抓手
- (二)生产合作联盟突破了地域限制,为落实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积累了一定的合作经验
- (三)加强理论研究,逐步形成农业全产业链管理理念
- 四 2016年项目的工作计划
- (一)全面推动“京合农品”平台准入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
- (二)探索建立多方参与的“京合农品”市场经营主体
- (三)以市场化手段大力提升“京合农品”平台的运营服务水平
- (四)做好“社社对接”项目五年总结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