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以法治建设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调研报告
以法治建设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调研报告
报告字数:10536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村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和今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谁来种地怎么种地、谁来养老怎么养老、谁来治理怎么治理的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课题。北京农村作为特大城市郊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十分明显。2014年5月,我们利用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农村观察点对北京市农村老年劳动力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本研究结合2000年和2010年北京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北京市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北京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多元,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 2.北京市农业劳动力以45~60岁为主,面临“无人接班”的难题
- 3.北京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
- 4.北京市农业老年劳动力收入相对较低
- 5.北京市农业老年劳动力健康状况堪忧
- 6.北京市农村老年劳动力土地流转意愿较强
- 7.超过一半农村老年劳动力不愿意离开农村,农村养老问题值得关注
- 二 对北京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原因分析
- 1.农村人口低出生率和恶农思想共同导致“农业接班人”流失
- 2.二三产业选择性“吸纳”农业青壮年劳动力
- 3.农村老年劳动力固守农业或进行填补性的农业劳动
- 三 对策建议
- 1.按照统一公平的现代法治要求,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 2.按照创新农业经营主体的要求,加快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 3.按照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的要求,加快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 4.按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提高农村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 5.按照留住乡愁的文化理念,尊重老年人的劳动权利和耕种意愿
- 6.按照人口可持续发展规律的要求,加快调整完善计划生育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