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网络“三俗”与女性发展
网络“三俗”与女性发展
报告字数:4336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以“庸俗、低俗、媚俗”为主要内容的“三俗”问题,已经引起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明确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中国网络媒体作为拥有4.2亿网民、在中国影响力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第一媒体”,其“三俗”问题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加突出和严重,对女性独立人格的形成、道德情操的修养、社会角色的定位、价值观念的转变等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从法律政策、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方面入手,解决网络“三俗”问题,让网络媒体切实发挥好在女性成长中的积极作用,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网络媒体的“三俗”现象
- 1.在传播内容上,情色渲染过多过滥
- 2.在形象塑造上,女星成为女性代表
- 3.在栏目设置上,“物质女人”成为策划重点
- 4.在人格评判上,歧视性语言时有出现
- 二 网络“三俗”对女性的消极影响
- 1.从木棉树到凌霄花——女性独立人格的消解
- 2.从融入社会到回归家庭——女性社会角色的平面化
- 3.从内外兼修到美丽至上——女性审美价值的偏离
- 4.从勤俭持家到奢侈消费——女性消费欲望的膨胀
- 三 消除网络媒体“三俗”问题的路径选择
- 1.建立女性网络宣传行业规范
- 2.打造权威女性网络媒体
- 3.强化女性网络宣传内容监管
- 4.优化网络媒体队伍建设
- 5.提高女性网络媒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