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性别与校园文化:当代高校女生节现象研究
社会性别与校园文化:当代高校女生节现象研究

作者:朱峰 刘伟

朱峰 刘伟##谭琳 姜秀花

所属图书:“北京+15”:中国性别平等与...

图书作者:谭琳 姜秀花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报告字数:10102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高校女生节现象如今已成为全国各高校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现象是伴随着中国女性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校女大学生群体日趋壮大、社会性别教育逐渐由第一课堂发展到第二课堂而出现的。女生节活动的开展逐渐改变了校园文化的性别无差异状态,为女大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舞台,培育了女子社团组织活动的场域空间,也为女性研究和行动组织介入校园文化建设、开展社会性别意识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文章目录
  • 一 时代背景
  •         1.女性主义思潮深刻渗入高等教育领域
  •         2.女大学生群体壮大和主体意识觉醒
  •         3.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高校校园文化发生了深刻变化
  • 二 高校女生节概况
  •         1.高校女生节现象的兴起
  •         2.女生节活动的发展趋势
  •         3.女生节主要活动的类型
  • 三 高校女生节的意义
  •         1.推动了性别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发展
  •         2.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涵,对于改变性别无差异的校园文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         3.提供给女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成长机会,促进了高校女子社团组织的产生、发展
  •         4.为校内外妇女组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途径
  • 四 高校女生节的不足
  •         1.折射出了高校性别教育的普遍不足,两个课堂社会性别意识教育存在脱节
  •         2.女生节活动水平和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         3.受传统观念、流行文化和商业消费主义的影响明显
  • 五 对高校女生节的建议
  •         1.扩大女性学/社会性别学课程的普及程度,探索实现两个课堂衔接的途径
  •         2.推动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社会性别视角的长效机制
  •         3.营造社会性别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