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04年世界政治文明与法治关系论纲
2004年世界政治文明与法治关系论纲
报告字数:7289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政治有力支持法治,法治有效控制政治,是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政治不支持法治,甚至轻视法治,乃至将法治看成束缚而抛弃,法治的苍穹便立刻倾覆;法治不能控制政治,甚至变成政治的奴仆,政治就会变成脱缰的野马,人类基本权利和自由也危在旦夕。但从科学理论的彻底性上看,法治不是原生性的,需要得到政治的细心呵护;政
治也不是原生性的,需要顺乎民心民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实现政治与法治的互动,法治才能实现,政治才能真正文明。
文章目录
- 一 法治意识孕育于前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 1.古代先哲揭示了法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崇高地位
- 2.西欧中世纪的政治状况为现代法治的诞生准备了条件
- 3.前资本主义政治文明无法开出现代法治
- 二 宪政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 1.宪政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理论逻辑
- 2.宪政国家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逻辑
- 3.资本主义政治文明史是宪政国家理论发展和完善的历史
- 三 法治理论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论基石
- 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论基石
- 2.法治的目的是个人自由
- 3.实现法治的根本途径是建立有限政府
- 四 法治制度是现代政治的制度基石
- 1.法治制度是现代政治制度设计的基础
- 2.权力制衡是法治对现代政治制度的基本设计
- 3.法治实现模式是现代政治文明与法治理想互动的结果
- 五 法治话语是维护政治文明的有生力量
- 1.法治话语是法治成为公共理性的结果
- 2.法治话语是维护和巩固法治的有生力量
- 3.法治话语是政治走向文明的重要保证
- 六 影响我国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几个历史因素
- 1.政治文明传统中缺乏现代法治的因子
- 2.近代屈辱史给法治烙上了太深的急功近利的政治烙印
- 3.意识形态的严峻斗争延迟了我国对法治的价值认同
- 七 关于我国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 1.认清时代要求是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出发点
- 2.明确党和政府的独特地位是政治文明和法治建设的根本
- 3.培养领导干部的法治意识是当前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的关键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