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增强武汉经济圈发展活力
增强武汉经济圈发展活力
报告字数:4571字
报告页数:6页
摘要:刚才俞书记讲话提到武汉经济圈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增强活力,解决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我对俞书记的这个观点十分赞成。武汉确实具有成为中部经济增长极的条件。昨天我看了大家为会议精心准备的文件,对武汉经济圈的发展作了充分的论证。包括一百公里经济圈,二百公里经济圈和三百公里经济圈,它的发展对于中国中部经济的崛起,乃至对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实现武汉经济圈的较快发展,我觉得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武汉经济圈发展的活力。从历史上看,经济地图历来是靠人来改写的,一个地方有区位优势,有自然资源的优势,有人才优势,并不等于这个地方经济就发展得好。相反,有些地方不具备区位优势,没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它的经济却能够发展得很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各地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大家的调研报告中,把武汉经济圈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进行了对比,非常说明问题。比如说武汉在改革开放前,在国内是一个实力非常雄厚的大城市,排在前列。现在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在GDP方面已经超过武汉。财政厅罗辉同志主持的研究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他们把武汉经济圈九个城市跟浙江六个城市相比,2002年我们的GDP只相当于它的1/2,财政收入它是我们的2.5倍。经济实力发生了很大的、相对的变化。像义乌这个地方,既不靠海,没什么自然资源,也没什么区位优势,但是这里已经形成全世界最大的小商品城,每年小商品贸易额达三百多亿,吸引几千名外国商人长驻采购;像萧山、绍兴这块地方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化纤布纺织印染基地;像深圳、东莞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这些地方经济的崛起,有外部条件,也有内部条件,归根到底是靠人的努力。实现武汉经济圈的振兴,形成上千万人的大城市,带动周边3个圈共同发展,形成中部崛起之势,必须以改革为动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这就要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对外开放,真正把武汉经济圈这三千万人进而扩大到湖北省的六千万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每个人脱贫致富的愿望和创业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起来。这是武汉经济圈活力的根本所在。现就这个问题提四点建议。
文章目录
- 1.通过发展混合所有的股份制经济,把武汉经济圈国有经济蕴藏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
- 2.为非有公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 3.要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吸引沿海地区的资金
- 4.吸收外资,要着力吸收战略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