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地方政府与企业工业污染情况
我国地方政府与企业工业污染情况
报告字数:42433字
报告页数:56页
摘要:本书所指的地方政府是县市级政府,本章指地方环保局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现有的权力配置,地方环保局隶属于同级的地方行政机关。1994年进行的财政体制改革使地方政府成为一个独立的政绩考核单位,地方官员开始自觉地积极追求本地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主体非企业莫属,但企业具有流动性,这决定了这样一种政企关系——不是企业更依赖地方政府而是地方政府更依赖企业。至十八大之前,“招商引资”“经营土地”一直是县市政府的工作主线。为了突出本地的投资环境,各县市展开了环境标准的“触底竞争”。政企关系的具体运作逻辑,也从“管理和被管理”向“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转换。本章主要论述不同的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导致企业不同的排污行为。首先是基本背景,包括环境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利益取向和经济结构;其次是制度分析,内容有环境评价制度、环境监测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再次是分析案例中的地方政府与污染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的排污行为;最后是对政企关系与排污行为关系的总结。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体制分析
- 一 环境管理体制
- 二 地方政府
- 三 经济结构
- 第二节 制度分析
- 一 环境评价制度
- 二 环境监测制度
- 三 排污收费制度
- 第三节 行为互动
- 一 招商引资
- 二 环境影响评价
- 三 环境监察
- 四 环境监测
- 第四节 总结
- 一 社会关系
- 二 环境行为
- 三 环境影响评价
- 四 解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