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
我国新型城镇化与农民增收: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
报告字数:14774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新型城镇化所带来的农地制度、户籍制度和支农政策的调整极有可能为农民增收带来机遇。在机理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无疑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其相应制度调整的“增收效应”则表现在:第一,农地使用权期限的延长所带来的“收益保障效应”和“成本分摊效应”促进了农民增收,但效应的发挥应以土地流转机制的完善为前提;第二,城乡分割的长期存在使得户籍放松政策难以发挥“增收效应”,后续政策应进一步加大户籍改革的力度;第三,财政金融支农政策通过对经营环境改善和人力资本积累的投入,促进了农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第四,相较于“东中西差异”而言,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南北差异”更为明显,且南方农村具有较强的“增收效应”。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制度调整影响农民增收的机理
- 三 新型城镇化影响农民增收的相关变量及事实描述
- 四 实证检验及结果解释
- 五 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