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6~2017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及政策建议
2016~2017年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及政策建议

作者:苑鹏 张瑞娟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图书作者:黄秉信 李国祥 孙同全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报告字数:14062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是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的经营体系。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主要有家庭农业、农民合作社、公司农业、新农民、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五种类型。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主要有合作型、企业型和政府引导型三种类型。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面临着与坚持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之间的关系处理,保障粮食安全与种粮规模经营主体激励弱化之间的矛盾,以及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让小农户直接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之间的矛盾。建议政府尽快构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围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现代农业中的引领作用、创新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展开,强化让小农户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的具体措施,坚持底线思维,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粮食规模经营主体强化风险防范机制建设。
文章目录
  • 一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政策背景及主要特征
  •         (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
  •         (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
  •         (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创新
  • 三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与坚持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基础地位之间的关系处理
  •         (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与种粮规模经营主体市场风险加大、激励弱化的矛盾
  •         (三)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与让广大小农户直接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之间的矛盾
  • 四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         (一)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围绕创新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展开
  •         (二)财政扶持政策应强化小农户分享农产品增值收益的政策导向,完善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估与监管
  •         (三)强化底线思维,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粮食规模经营主体的风险防范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