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礼”的塑形: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
“礼”的塑形: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
报告字数:37511字
报告页数:49页
摘要:本章阐述礼治塑造“大一统”国家与小农经济社会的理论及其过程,这一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初创,二是唐代大一统与小农经济的成型,三是明清大一统与小农经济的凝固。而大一统体系下,内向凝固的小农经济社会正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开始城市化转型的初始状态。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礼”与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
- 一 礼治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形态塑造的线路
- 二 礼治与“大一统”国家构建
- 三 礼治约束与小农经济的内向固化
- 四 礼治与小农经济构建
- 第二节 “大一统”礼治观念与秦汉制度构建
- 一 秦对大一统帝国制度的创建
- 二 汉的实用主义:中央王朝与世家大族的共治
- 第三节 中古:“大一统”的巩固与小农经济的塑形
- 一 礼治与“土改”:北魏均田制
- 二 隋:礼治与职业官僚队伍建设
- 三 唐:“大一统”与小农社会的构建
- 四 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重构新的礼治观
- 第四节 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
- 一 农业碎片化
- 二 城市是乡村礼治治理中心而非市场中心
- 三 外贸是宣扬“大一统”帝国的国威
- 四 “师夷长技以制夷”:知识分子的世界观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