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村庄整治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建设问题
村庄整治过程中的现代农业建设问题
报告字数:18152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河南省在村庄整治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做了很多探索,以充分调动农民、地方干部与社会资本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在保护和增加耕地、提高耕地质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基本达到了不牺牲农业与粮食、推进“三化协调”发展的宗旨和要求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村庄整治的战略意义
- (一)缓解争地矛盾,实现“四化同步”、“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通过土地整理提高耕地质量和利用效率,增加土地生产能力
- (三)促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 三 村庄整治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的实际效果
- (一)节地效果明显
- (二)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 (三)促进了农业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
- 四 村庄整治在促进农业发展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一)耕地数量增加缺乏约束力
- (二)复垦耕地质量提升有过程,短期内对粮食生产能力保持有不利影响
- (三)伴随土地规模的流转一些地方出现了非粮化、非农化倾向
- (四)农业生产便利性受到影响
- 五 思考与建议
- (一)健全推动机制,尊重群众意愿
- (二)多举措推动拆旧复垦,节约指标差额漂移
- (三)节约指标差额漂移,对放宽增减挂钩的范围应该审慎
- (四)正确认识农业平均收益,强化耕地用途管制
- (五)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减少行政干预
- (六)加大投入力度,同步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