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农家书屋”的可持续发展探析——以杭州市萧山区为例
报告字数:8261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农家书屋”是政府推出的一项惠民服务,志在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项目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典型代表。为使“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切实成为农民的“精神家园”,本文通过研究萧山区“农家书屋”建设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基层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思路,并从创新模式、强化服务、发挥特性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工程的基本情况
- (一)采取“统一标识、统一平台、统一资源、分级管理、分散服务”的模式,实现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的功能集群化、效益最大化
- (二)采取“规范教材、视频教学、自学为主、分散学习、随时培训”的模式,实现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工作人员培训的自动化
- (三)采取“立足图书馆、放眼全社会”的模式,实现萧山区公共图书馆服务连锁体系服务群体的辐射化
- 二 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工程的基本经验
- (一)阵地基础——人人享受图书馆
- (二)时间延伸——随时走进图书馆
- (三)空间延伸——村村都有图书馆
- (四)形式延伸——品牌活动下分馆
- 三 杭州市萧山区“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镇、村图书分馆建设不够平衡
- (二)缺乏足够的财力保障
- (三)基层图书管理员队伍不够稳定
- (四)对弱势群体和特殊人群的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 四 推进“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重心下移,不断丰富基层图书馆服务的形式和手段
- (二)强化服务,不断提高基层图书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 (三)加强创新,不断拓展基层图书馆服务的领域和空间
- (四)因地制宜,不断发掘基层图书馆服务的特色和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