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污名、排斥与社会生存空间的再造——基于Y中学精神分裂症学生的个案研究
污名、排斥与社会生存空间的再造——基于Y中学精神分裂症学生的个案研究
报告字数:17479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人们对精神疾病的无知与恐惧使精神病患者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种种社会排斥,其生活蒙受污名的困扰。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庭面对社会的不解与生活空间的挤压,困扰尤巨。面对社会的不解与社会支持的脆弱的情况,个体与家庭需要面对隐秘的需求与权利的丧失的两难困境。结合我在广州Y中学开展驻校社会工作的实习经历,本文以单一个案的定性研究方法,透过社会排斥的微观权力分析和两难福利困境的细微描述,深入展现青少年精神病患者在求医过程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做的挣扎,并提出建立“医疗-社工-老师-家庭-同辈群体”联动扶助机制的建议,冀望增进社会对青少年精神病患的理解以减轻“污名”的标签后果,为青少年病患的康复创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回顾
- (一)精神疾病与污名
- (二)社会排斥
- (三)社会生存空间的处境与可能
- 二 研究设计
- (一)个案研究
- (二)资料收集
- (三)个案基本情况
- 三 研究发现
- (一)“恐惧”的社会建构
- (二)个体的挣扎:否认、求索与逃避
- (三)排斥与权利的丧失
- (四)社会生存空间的再造
- 四 政策与服务建议
- (一)搭建跨专业协同合作的社会支持网络
- (二)社会关怀及福利保障制度的完善
- 五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