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科普能力建设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科普能力建设研究
报告字数:15482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传统媒体下信息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给公众带来了及时又丰富的信息,也为科普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本报告以《中国科普统计》的数据结合科普工作实际,对近十年来的传统科普媒介进行了总结,梳理了近年来的新媒体情况,重点分析了科普网站、数字电视(科普视频点播)、移动网络(科普APP)和自媒体(新浪微博与微信公众平台)四种新媒体科普的特点、现状与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具体案例分析了媒介融合模式和科普信息化下我国科普工作的现实与创新,并对未来科普工作如何借助新媒体迅速发展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文章目录
- 一 大众传媒
- (一)大众传媒对科普的促进作用
- (二)大众传媒的科普功能分析
- 二 传统科普传媒
- (一)科普图书、期刊和科技类报纸
- (二)电台、电视台科普(技)节目
- (三)科普(技)音像制品
- (四)科普读物和资料
- 三 新媒体
- (一)新媒体简介
- (二)新媒体在科普中的应用
- 四 科普传媒对科普驱动力作用分析
- 五 媒介融合
- 六 科普信息化
- 七 未来科普工作借助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建议
- (一)创新科普传播模式,发展现代科普传播渠道
- (二)加强传播人才的培养,提高科技传播的专业性
- (三)引导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科技传播
- 八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