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科普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科普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作者:高畅

所属图书:中国科普能力评价报告(2016~...

图书作者:李富强 李群 王宾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报告字数:12710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为有效提升北京市科普的传播能力,促进科普基地科普传播效能的持续发挥,本报告以北京市科普基地建设现状的实际资料为依据,对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研究基地、科普培训基地和科普研发基地当前的传播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北京市科普基地的建设发展,科普基地在科普传播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目前各类科普基地在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如科普经费多元化程度不够、客户经济建设发展水平不平衡、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功能有待拓展、科普专业人才尚显缺乏、科普经费投入“软”“硬”失衡、科普基地宣传和推介工作略显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上述问题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调研方法及样本选取
  •         (一)调研方法
  •         (二)样本的选取
  • 二 科普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         (一)科普教育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         (二)科普传媒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         (三)科普培训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         (四)科普研发基地传播能力建设现状分析
  • 三 北京科普基地传播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一)科普基地科普经费多元化程度有待加强
  •         (二)科普基地建设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         (三)科普教育基地服务功能较为单一
  •         (四)科普专业人才尚显缺乏
  •         (五)科普经费投入在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的比例上出现失衡
  •         (六)科普基地宣传和推介工作略显薄弱
  • 四 提升北京科普基地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科普基地管理,理顺体制机制
  •         (二)拓宽融资渠道,持续增强科普基地投入
  •         (三)建立分类评估机制,引导科普基地均衡发展
  •         (四)创新教育理念,提升科普基地的服务品牌
  •         (五)完善科普人才机制,稳定和壮大科普人才队伍
  •         (六)加强政府引导,促进科普基地兼顾软硬件建设
  •         (七)鼓励科普基地开展推广宣传和交流合作,提升科普影响力
  •         (八)加强新媒体的运用,增强科普传播能力
  •         (九)开展公众需求调查,提高科学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