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河南省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河南省农村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报告字数:5329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河南省农村正式出现具有互助共济的合作医疗保障制度是在1955年农村合作化高潮时期,在其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本省农村全面铺开,集体经济解体,农村合作医疗失去了依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本省大多数农村地区迅速崩溃。广大农民失去医疗保障,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路障。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03年河南省决定探索一套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准备先在18个县、市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推开,到2010年覆盖全省所有农村。2003年9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在河南省正式启动。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事业
文章目录
- 一 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发展现状
- 1.切实减轻了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 2.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 3.推动了农村卫生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 4.参保农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 二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1.一些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知度不够,参保不积极
- 2.住院报销手续复杂,兑现医疗补助时间长
- 3.基层卫生院缺乏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
- 4.乡级合管办工作经费不足
- 5.农村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偏高
- 6.试点方案中给付结构不合理
- 三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建议
- 1.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
- 2.提高农民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程度,切实解决合作医疗的透明度问题
- 3.建立方便快捷的核销机制,探索新的医疗费用管理办法
- 4.改善乡村医疗条件,提高医护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
- 5.科学动态地完善报销补偿标准,力争做到基金风险最小、农民实惠最大
- 6.建立合作医疗基金开支监控制度
- 7.地方财政资助合作医疗经费必须由政策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