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民工居住模式的探索
摘要:本文是对于农民工居住模式的探索。首先,本文介绍了农民工居住的一般形式,包括出租屋、单位宿舍、工棚、散居或店面房、自购房,以及居无定所。其次,本文梳理了农民工居住的特点:贫民性、边缘性、封闭性、流动性和混乱性,并分析了农民工居住存在的问题。再次,本文分析了农民工集居地建设的筹资组建形式,概述了农民工集中居住的主要管理模式。最后,本文强调了农民工居住问题的复杂性,并为农民工居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对策。
文章目录
- 一 农民工居住的一般形式
- 1.出租屋
- 2.单位宿舍
- 3.工棚
- 4.散居在亲戚、朋友、雇主家或店面房
- 5.自购房
- 6.居无定所
- 二 农民工居住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 1.贫民性
- 2.边缘性
- 3.封闭性
- 4.流动性
- 5.混乱性
- 三 农民工居住模式的新探索
- 四 农民工居住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方面及其对策
- 1.集居地缺乏统一的管理,应促进其向规范化和科学化发展
- 2.集中居住虽易于管理,但也容易造成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隔离
- 3.农民工居住模式不能搞一刀切,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民工居住的多元化模式
- 4.城市建设规划缺乏前瞻性,忽视了农民工居住空间的规划,城市化发展应为未来数亿进城人口预留居住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