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理解“三农”问题的框架
理解“三农”问题的框架

作者:白南生

所属图书:农民的需求与新农村建设:凤阳...

图书作者:白南生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报告字数:6401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三农”问题的框架。首先,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梳理,简述了“三农”问题的框架。其次,本文简述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再次,本文概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包括后发外生型现代化、人口—资源压力处于极限状态、行政主导型社会。最后,本文论述了现代化过程对于农村的现实影响,描述了改革以后出现的农业停滞不前、农村凋敝等问题。
文章目录
  • 一 基本框架
  • 二 现代化的基本逻辑
  • 三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
  •         1.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         2.人口—资源压力处于极限状态
  •         3.行政主导型社会
  • 四 现代化过程作用于农村的现实
  •         1.农民承担改革的成本但未能分享更多的改革收益
  •         2.生产要素长期净流出
  •         3.制度化的“半工半耕”导致劳动力转移不彻底
  •         4.“吃饭财政”导致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
  •         5.“大国家、小社会”,公共权力缺乏监督
  •         6.农村、农业成为不吸引人的地区和产业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