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制度建设:和谐两性构建之关键
制度建设:和谐两性构建之关键
报告字数:10178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两性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虽然男女平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现实生活中两性不和谐的症状依然大量存在,并直接制约着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造成两性不和谐症状的原因,从根本上还是制度建设滞后、制度供给不足、制度规则不合理。因此,要实现两性和谐,必须有赖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和体制创新。
文章目录
- 一 两性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追求目标
- 1.两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2.两性和谐也是实现社会公正、公平、和谐的前提
- 3.两性和谐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 二 和谐社会话语下两性不和谐的症状
- 1.两性参政机会的不均等
- 2.两性教育差异的不均等
- 3.两性劳动机会与劳动报酬的不均等
- 4.两性财产权益的不均等
- 5.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 三 两性不和谐症状的制度性分析
- 1.社会转型、经济体制急剧变革导致规则失效
- 2.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使歧视妇女的行为缺少法律制约
- 3.政府部门发展谋划与男女平等国策的相分离,往往导致男女平等在操作实施层面的虚化
- 4.仍然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社会规则
- 四 实现两性和谐的制度安排
- 1.以性别平等、和谐的理念为指导修改、完善、出台相关法律
- 2.促使各项性别平等法律和政策具体化
- 3.设计安排有利于妇女发展的社会制度
- 4.建立性别统计制度
- 5.扩大妇女儿童工作协调委员会的监测、调解和执行功能
- 6.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实施办法,确保妇女权益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