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市社区共治的水井坊模式
城市社区共治的水井坊模式

作者:水井坊街道社区治理课题组

所属图书:四川社会发展报告(2016)

图书作者:李羚 张祥荣 张雪梅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报告字数:9636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社区结构和社会治理出现复杂性和多样性。水井坊街道按照区委、区政府深化社会治理工作要求,结合辖区实际,在推行成都“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的基层治理体系(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区服务中心、居民议事会、居委会、驻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工作中,系统推进“四治三化”(法治、德治、自治、共治和信息化、网格化、系统化)的城市社会治理新机制,在全省率先探索实践社会组织协力城市社区治理,建立多层级共治结构,实现社会各个层面的良性互动,达到治理手段优势互补,形成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水井坊街道在推进城市社会治理中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街道6个社区发展是不平衡的,最大的差距还在于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需要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架构,建立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治理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城市社区“四治三化”治理的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
  •         (一)以基层党建为抓手,夯实社区治理工作基础
  •         (二)以“开放空间技术”为基础,引导群众“如何开会”,激发群众主体作用,深化社区治理
  •         (三)以信息化、网格化为手段,率先建设“智慧社区”,推进社区治理
  •         (四)率先推进社会组织承接社区公共服务站,提升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质效和社会化水平
  •         (五)法治德治有机结合,“法制理念”、“契约精神”推进社会治理
  •         (六)社会组织协力,构建起水井坊街道熟人社会自治体系
  •         (七)“社区参与式互助体系”,激活社区资本推进社会治理
  • 二 水井坊街道“四治三化”的城市社会治理创新特点和成效
  • 三 水井坊街道社会治理“四治三化”面临的困境
  • 四 “四治三化”机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