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藏日喀则地区教育事业五十年比较研究
西藏日喀则地区教育事业五十年比较研究

作者:陈默

所属图书:西藏农区民生事业五十年

图书作者:陈默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报告字数:10982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20世纪以前,西藏的教育基本以寺庙为基础,这种教育方式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晚期,甚至20世纪初期在很多地方仍然被沿袭。寺院教育的盛行为佛教文化在西藏社会的普及奠定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并成为藏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但是却与近代以来的社会进步脱节,缺乏对现代科学知识的传播,对西藏社会的发展作用甚微,特别是对今天现代化的西藏出现从某种程度上还成为障碍。直至1946年国民政府在拉萨开办国立拉萨小学之前,现代教育在这里依然是一片空白。此后,虽然在中华民国期间出现过几次开办现代教育的机会,最终由于国家动荡,一个具有现代教育色彩的正规学校始终没有出现。195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到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期间,西藏教育才在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现代意义上的大、中、小学,西藏现代教育体系才粗具雏形。自1985年开始,在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政府财政支持下,西藏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开始实行了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用品的“三包”政策。从2007年开始,西藏对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义务教育。近年来,西藏自治区高等教育更是迈上了新台阶。在专业设置上,广泛涉及理、工、农、文、史、哲、经、法、医、教育等十多个学科门类。学科门类更加齐全,专业设置更加合理。目前,全区高等教育已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专科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体系。建立起以区内办学为主、区内外教育相结合,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现代民族教育体系。全区已于2007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在教育投入方面,1959~2008年近50年间,国家为西藏教育累计投入270多亿元。仅2003~2008年全区用于学校基本建设的资金就达41亿元,2008年,全区用于“三包”的经费达3.6亿元。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三包”教育政策的实施现状
  • 第二节 艾玛乡中心小学的建设和发展
  • 第三节 艾玛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现状
  •         (一)小学在校生情况
  •         (二)初中在校生情况
  •         (三)师资水平
  •         (四)办学条件
  •         (五)为实现“普九”任务艾玛乡政府采取的一些措施
  •         (六)“普九”阶段失学的主要原因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一)以南木林县职业中学为基地开展的职业教育
  •         (二)劳动保障部门在艾玛乡针对农民工开展的技能培训
  • 第五节 教育救助
  • 第六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