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宁波市社会流动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宁波市社会流动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报告字数:17802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人口加速流动,包括个人职业的变动以及个人地理空间的变动。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特殊的城乡二元体制不允许农民进城工作,城市内部的单位制也使个人被长期限定在工作单位之中,不同区域和不同单位之间壁垒森严。改革开放打破了这种壁垒,促进了人口流动,引发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0年有2.69亿农民在城市务工(国家统计局,2014)。然而,面对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国大多数城市仍然大多延续改革开放之前所建立的以户籍、单位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当社会流动加剧、大量外来人口流入城市的时候,这种社会管理体系既难以有效实施社会管理、创建和谐社会,也难以为流动人口11456656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单向社会管理的困境
- 1.从传统社会到流动社会
- 2.移民的社会管理
- 3.本外地二元结构:被忽略的主体
- 二 同乡网络:流动人口的关键特征
- 1.差序格局与同乡网络
- 2.同乡网络与裙带流动
- 3.同乡网络与技能养成
- 4.同乡网络与权益保障
- 5.社会融合与个人期望
- 三 同乡网络与社会管理创新:以宁波市五塘新村和谐促进会为个案
- 1.五塘新村和谐促进会简介
- 2.同乡网络与社会管理
- 3.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 4.小结:重视同乡网络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
- 四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与可能遇到的难题
- 1.组织化:将同乡网络纳入社会管理
- 2.市民权:流动人口主体在场
- 3.社区内部权力变动的可能
- 五 融合流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