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理论与实践
报告字数:22027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消除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金融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手段与工具。但是,现有的金融扶贫模式存在缺乏统一的机构、成本高、可持续性差、效果不确定等问题,而基于新兴信息技术的互联网金融,能够在扶贫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它通过更全面地收集贫困人口的信息,使用基于未来的价值评估方法,帮助贫困户积累信用资本。本文还提出了支持互联网金融参与减贫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金融扶贫的现状:模式与问题
- (一)金融扶贫的模式
- (二)金融扶贫的问题
- 二 现有金融扶贫模式的悖论
- (一)信息悖论
- (二)方法悖论
- (三)盈利悖论
- (四)网点悖论
- (五)利率悖论
- (六)政策悖论
- 三 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从信贷配给到信用资本化
- (一)信贷配给下的金融扶贫:无解的命题
- (二)现有金融的信息甄别模式:“硬信息”、成本与市场退出
- (三)信用资本化: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的理论支点
- 四 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的实践模式与规模预测
- (一)基于本地化O2O的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
- (二)基于供应链的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
- (三)基于互联网信息优势的互联网金融扶贫模式
- 五 互联网金融助力减贫的政策需求
- 1.需要支持各个相关机构建立一整套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参与扶贫的数据库
- 2.政府部门需要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降低扶贫金融本身的风险
- 3.需要政府部门出台一些降低互联网金融的运营成本
- 4.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与互联网金融扶贫资金互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