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现状评估和制度经济学分析
中国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现状评估和制度经济学分析
报告字数:47040字
报告页数:57页
摘要:各种交易类型的发展深受国家、地方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各种交易类型的发展反过来影响了现有制度安排的变化。当然,由于我国的生态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来推动的,因此交易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强化了政府的行政能力而不是市场的机制。例如退耕还林工程,从层层布置、层层检查,验收平田整地、验收林种和苗木质量,预防虫害,验收成活率、 丈量土地到发放粮食,政府始终作为为一个直接参与者,整个的工程处于缺乏内在力量促动的非市场化状态。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史无前例的中国生态环境建设
- (一)公众剧增的生态需求——来自1999年零点调查公司的报告
10901548 - (二)前所未有的生态环境建设
- (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三 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交易的理论及其理论分析框架
- (一)森林生态环境服务的公共品特性
- (二)公共品供给的制度选择
- (三)森林生态环境服务正外部性的矫正
- (四)全球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交易市场的情形与交易方式
10901573 - 四 中国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法律框架和交易方式介绍
- (一)中国流域森林生态环境服务付费的法律框架
- (二)不同的交易方式
- 五 结语
- 1.关于流域森林生态服务的商品性质
- 2.关于中国流域森林生态服务商品化进程的一般特征
- 3.关于商品化的性质
- 4.关于商品化的方式
- 5.关于中国森林生态服务付费体系的特点
- 6.关于对贫困人口和边缘社区的影响
- 7.关于引进市场化机制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