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专题二 外来人口聚集区的社会结构研究
专题二 外来人口聚集区的社会结构研究

作者:李若建 闫志刚

##李若建 闫志刚

所属图书:走向有序:地方性外来人口管理...

图书作者:李若建 闫志刚

出版时间:2007年07月

报告字数:17568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索罗金(P.Sorokin)之后,社会学一直注重社会地位的获得和社会流动的研究。不过在研究中始终面临着一个难题,就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个人及其家庭在地位获得的作用与整体社会变迁是无法分开的,因此无法通过量化来断定社会流动过程中的个人因素与社会因素的作用。尽管这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均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但是对前者比较容易得出一些量化的研究成果,后者则基本上无法量化分析,虽然有一些社会流动研究试图把个人变量所不能解释的部分均称为社会结构变化的因素,但是这种因素并不可能等同于社会变迁的影响。如白领职业比重增加让更多人成为中产阶级,但是这并无法等同于说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就是白领增加的影响。在中国社会学重建之后,社会地位的获得与社会流动研究始终得到高度关注。对社会地位获得的实证研究中,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个体为分析单位,研究个人特征与其家庭背景的作用;二是社会结构性因素的影响。社会结构性影响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社会变迁的作用,如城镇化带来的农民转变为城镇居民的机会;其二是研究宏观社会背景,如社会制度的影响。前一类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日益精细化。后一类研究因为数量分析存在着困难,基本上停止在思辨的层次上。本文并无法解决社会流动研究中面临的上述难题,不过期待通过对一个社会变迁剧烈的地区的职业结构分析,对相关的研究能够有所帮助。本文的着眼点分别是从社会制度设计与社会变迁对社会制度的冲击、从传统文化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及社会变迁对其冲击这两个角度出发,分析社会流动。探讨的问题是:(1)现行社会身份体制对社会流动的阻碍;(2)建立在地缘网络上的社会关系对社会流动的阻碍;(3)市场竞争对前面两种阻碍的冲击;(4)个人教育素质对克服这种障碍的作用。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对象与几个概念
  •         (一)研究对象
  •         (二)身份与群体划分
  • 二 建立在身份与地缘基础上的社会结构
  •         (一)身份社会
  •         (二)地缘聚集
  • 三 权力垄断与市场竞争
  •         (1)两个极端
  •         (2)中间地带
  • 四 空间上的差序格局
  •         (1)省际与省内的差序格局
  •         (2)建立于地缘之上的职业
  • 五 个人素质对克服障碍的作用
  • 六 小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