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风险预警
中国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风险预警
报告字数:15411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中国快速城镇化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促使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同时也带来资源的过度消费和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此环境质量改善面临巨大压力(见图7-1)。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ECD)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生态足迹报告2010——生态承载、城市与发展》中指出,由于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导致生态足迹快速增长,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就已经进入生态赤字阶段并且其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西、湖南和贵州等高城镇化或资源型地区已经处于生态硬赤字状态,全国其他地区除了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四省(区)生态有盈余,其他地区均处于生态软赤字状态。
文章目录
- 一 城镇化环境负效应的累积性
- (一)累积性的逻辑解释
- (二)累积性风险的可能性
- 二 城镇化环境效应的驼峰趋高
- (一)风险判别方法
- (二)风险驱动因子
- 三 城市环境公害问题日益严峻
- (一)五岛效应
- (二)城市内涝
- (三)地面下沉
- (四)光污染
- (五)强辐射
- (六)噪声污染
- 四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