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
市场抑或非市场:中国收入不平等成因实证分析
报告字数:29361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形成机制问题,已有研究大体形成两种归因模式,第一种模式主要甚至完全把这种不平等归因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第二种模式则主要甚至完全归因于非市场化机制。本文基于1989—2008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住户抽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分组分解方法对这20年中的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成因进行实证分析,对根据学术界流行的几个主要论断提出的假设进行检验;然后运用基于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分析方法,把通过半对数线性回归发现的对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有显著影响的主要变量纳入一个统一分解分析框架,估计出每一种变量的集中程度对总体收入不平等的贡献,对本文提出的一个综合性假设进行综合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收入不平等的成因是复杂的,市场化机制扮演着主要的角色,非市场的结构—制度因素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有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则具有混合性质。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回顾:中国收入不平等的两种归因模式
- 二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三 研究数据和方法
- 四 数据分析结果
- (一)基于城乡分组的收入不平等分解
- (二)基于“体制内”与“体制外”分组的非农从业人员收入不平等分解
- (三)基于收入来源的住户人均收入不平等分解
- (四)基于半对数线性回归的夏普里值分解
- 五 简要结论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