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机制——以顺德区容桂街道改革为分析对象
地方政府改革的动力机制——以顺德区容桂街道改革为分析对象
报告字数:12290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正在逐年加剧。出于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的需要,一些地方政府正在探索新的解决机制,并形成了丰富的改革经验。本文着力探讨地方政府改革得以持续的动力机制。与既有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和“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不同,顺德区容桂街道“简政强镇”事权改革的案例表明,“上级驱动”、“基层推动”、“主体主动”是地方政府改革得以持续的原因,唯有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支持与配合才能提升地方政府改革的成效。我们认为,对容桂街道改革经验的分析可以为如何强化地方政府改革效果提供某种思路。虽说容桂街道“简政强镇”事权改革得以持续与地区非制度性因素有关,不能照搬到其他欠发达地区,但这一改革仍然给省内其他县市,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地方政府改革提供了示范。
文章目录
- 一 地方政府改革的“第三种路径”
- (一)自上而下的改革路径
- (二)自下而上的改革路径
- (三)地方政府改革的第三条路径
- 二 上级驱动:地方政府改革的政治保障
- (一)中央政府深化乡镇改革意见为容桂街道改革提供了制度环境
- (二)广东省政府“富县强镇”战略为容桂街道改革提供了实践空间
- (三)顺德推行的综合改革为容桂街道政府改革提供了持久动力
- 三 基层推动:地方政府改革的重要力量
- (一)民众对多元化公共服务的需求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要求政府能够提供优质的服务满足其自身发展需求
- 四 主体主动:地方政府改革的主观条件
- (一)改革目的上,容桂街道领导干部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容桂街道改革的重要目标
- (二)改革过程中,容桂街道领导干部主动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来为容桂街道改革提供实践支持和智力保障
- 五 结论与讨论